近日,阿里拍卖发布了(破)江西安源光伏玻璃有限责任公司破产资产,起拍价为6089.22万元。

例如,成分大致相同的企业,机构一般会选择估值相对偏低的企业,同时还要考虑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和成长性,同时,上市公司最好具备一些具有竞争力的特质(如技术壁垒、销售渠道等),股东结构是否清晰等细节也有可能会被纳入考虑因素。人们通常只会去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某个领域内最好的事物去概括总结一些结论。

周末武汉市天气晴好,游玩预防过敏

19家企业市值增长在50%到99%之间,28家企业市值增幅在0~49%之间,仅有10只股票市值有所下滑,这些企业大多因大范围负面新闻而很难有反转余地。医疗、教育、通信、5G、稀有金属在2020年为数不多的几个热门题材中,光伏板块赫然在列。中国光伏企业的竞争格局即将定型,再往后,光伏产业的马太效应会越来越明显,新进入者很难有机会颠覆现有格局,再难有杀出一条血路的机会。相比年初HJT概念股票不足十个,如今,涉及HJT概念的光伏企业名单已经拉长了一倍,通威、东方日升、天合、爱康等也逐渐加入了这一混战。光伏产业上半年疯狂扩产,使得胶膜和光伏玻璃等重要辅材供不应求,随即出现大面积涨价情况。

光伏玻璃领域双龙头,福莱特和信义光能,为什么福莱特更受青睐?硅片领域中环隆基共同抗下半壁江山,为什么隆基的关注度要高于中环?逆变器领域阳光电源稳坐山头,为什么锦浪作为新浪潮仍能杀出一条血路?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有客观也有主观因素。2020年,中国光伏产业将正式迈入无补贴平价上网时代,此时由于疫情带来的整个经济形式的衰退,国内经济需要新的突破口,新基建、十四五规划的大方向既定,点燃光伏终端需求的奋起,正是光伏企业逆风翻盘的最佳机会。关于未来:高目标才有高动力进入十四五以后,中国光伏产业将进入无补贴时代,对于光伏产业和晶科能源发展前景问题,钱晶指出扩产已经在计划中。

这对整个光伏行业,或者对整个可再生能源行业是一个非常利好,已经为大家所意识到。其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会更大程度上刺激经济的发展。时代在改变!钱晶说,以往,地区的经济红利更多的来自区域、地理优势,近海则通商,但是现在,能带来最大就业率的制造业在厂房选址的时候,考虑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电价,如果可以获得更清洁且价格更低的用电,企业投资意向会成倍增长。她表示,近期,世界主要的经济论坛、峰会都在寻找后疫情时代恢复经济的引擎在哪里。

据了解,截至2020年6月30日,晶科单晶硅片、电池和组件的年产能分别为20GW、11GW和25GW。钱晶表示,要如期达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压力确实不小,但作为一家生产可再生能源的企业,这是晶科的担当

周末武汉市天气晴好,游玩预防过敏

9月23日,晶科能源2020年Q2成绩单正式揭晓,营收84.5亿元,同比增长22.2%,光伏组件出货量4.469GW。这一方面在于可再生能源规模快速飙升,特别是即将到来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总量有望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成本快速下降,以光伏为例,在阿联酋、葡萄牙等地的光伏项目已实现了低于一毛钱一度电的电价,竞争力凸显。叠加Q1出货量3.4GW,晶科能源上半年组件总出货量7.869GW,继续蝉联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NO.1。占据行业C位的晶科能源显然正在积极谋划着下一个目标,9月21日,晶科能源正式宣布,未来三年内将分拆子公司江西晶科闯关科创板,届时将形成纽交所晶科能源和科创板江西晶科的双重格局。

2020年全年,晶科能源预期组件总出货18G~20GW。晶科能源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20年底,晶科能源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将分别达20GW、11GW、30GW,2021年其扩产计划将主要围绕硅片、电池片环节,补齐短板,进一步提高垂直一体化水平。与此同时,9月22~24日,晶科能源受邀出席由全球气候组织与联合国、纽约市共同举办的2020年最具影响力的气候峰会纽约气候周大会,积极为全球后疫情时代的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据钱晶介绍,目前晶科能源所有工厂和全球运营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比例约为30%,晶科有信心在2025年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钱晶透露,下一步晶科能源将主要在水、风、光等清洁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新增产能,与此同时在制造基地、车间、仓库、办公楼、员工宿舍等所有合适的屋顶部署光伏组件,以及在厂房附近建设自发自用的光伏项目等,切实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作为全球首个加入RE100的太阳能企业,晶科能源承诺到2025年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周末武汉市天气晴好,游玩预防过敏

她呼吁,希望更多的企业可以加入RE100,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企业,应身体力行推动可再生能源从补充能源跃居主力能源。事实上,晶科目前对外透漏的扩产计划也印证了这一趋势,新疆第八车间项目于8月复工,预计最快今年10月底将开始投产,预计将新增3.5GW单晶硅片产能,届时新疆晶科将具备11GW产能;四川晶科10GW产能,三期项目将于9月底开始建设,规划产能10GW,届时总产能将超过20GW;青海晶科10GW单晶项目将于2021年3月动工建设这些新增产能基地,无一例外全部建设在新疆、四川、青海等在清洁能源资源丰富的省份,用清洁能源生产清洁能源。

其实这也是晶科敢于加入RE100的主要原因。虽然我国位列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且是光伏第一装机大国、第一制造大国,但目前加入RE100的中国企业寥寥可数。积极为可再生能源代言,早在2019年9月,晶科能源已加入RE100,该组织由全球气候组织发起,联合了苹果、谷歌、Facebook、等全球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出席会议的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表示:后疫情时代,作为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能源必将是重启经济的CPU,而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最具竞争力的能源。而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具体措施,钱晶认为,当下的扩产计划无疑将发挥重要作用每年新增光伏装机量的增长带动光伏逆变器的需求快速增加。

趋势一:组串式出货占比仍将提升逆变器市场多数玩家兼营集中式和组串式,全球化布局明显 目前PowerElectronics、上能电气产品以集中式逆变器为主,Enphase以微型逆变器为主,华为、SolarEdge、锦浪、固德威均以组串式逆变器为主,但华为产品主要为大组串,面向大型地面电站和工商业光伏系统,而后三者面向户用市场。资料来源:WoodMackenzie,GTM Research,天风证券研究所国内企业全球市占率持续提升,逆变器市场呈现国产替代的趋势 国内企业全球市占率快速提升:以全球逆变器出货量计,排名靠前的中国企业有华为、阳光电源、上能电气、特变电工、锦浪、固德威、科士达、古瑞瓦特和正泰等。

假设到2025年组串式逆变器出货量占比70%,全球组串式逆变器的市场空间将达到523亿元,2020至2025年间复合增长率14%,其中2025年国内组串式逆变器市场空间85亿元,海外438亿元,复合增速14%。2019年华为、阳光合计出货量占据35%的市场份额,处于光伏逆变器行业龙头地位,市场份额稳定。

2019年其营收同比增长20%,更多来自户用及大型项目解决方案业务,其积极开展逆变器外的其他业务,包括储能系统、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等,公司规划2020年逆变器以外业务占比40%。2016-2019年间,CR5从60%降至54%,主要原因是SMA、ABB等企业份额下降导致,其份额被国内厂商如锦浪科技、固德威、古瑞瓦特等一些逆变器新势力抢夺,这8家国内厂商市占率从12%提升至18%。

光伏逆变器出货量2019年达到127GW,2013-2019年间复合增速为22%,除新增光伏装机需求外,未来几年逆变器替换需求市场有望持续增长。其余逆变器企业市占率均在10%以下。自2013年后收入回落明显,降幅36%,近7年来多数年份处于营收下滑状态,复合增速-6.5%。2013-2019年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0%。

施耐德、ABB等电气巨头还在苦苦支撑,但收效甚微,光伏逆变器在施耐德中压(基础设施)电气设备业务下,这块业务2012-2017年间营收增长疲软,复合增速为-3.5%,2017年同比降低9%。SOLAREDGE是全球最大的组件级逆变系统供应商,2019年出货量5.6GW,优化器出货1580万个,在美国市占率约50%,由于美国市场附加值高,若以金额计算,SOLAREDGE市占率排名第一。

光伏新增装机和存量替换拉动逆变器需求光伏新增装机+存量替换,带动逆变器需求持续增长根据BNEF数据,2019年底累计光伏装机容量超过风电装机,成为仅次于煤炭、天然气、水电的全球第四大发电来源。使用哪种逆变器主要取决于应用场景。

预计2025年逆变器市场空间有望达到663亿元,其中组串式逆变器空间为523亿元 以每年光伏新增装机量与十年前存量市场替换测算,预计2025年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将达到327GW,市场空间663亿,其中国内逆变器市场空间116亿元,海外548亿元,复合增速12%。2019年,施耐德和ABB也在市占率连年下滑后选择退出市场或剥离业务。

CR3在2018、2019年受海内外政策影响,市占率稍微下滑,而CR4-9逆变器新势力市占率稳步提升,国产替代加速。由于逆变器中IGBT等电子元器件使用年限一般10-15年,在组件25年的运营周期中,至少需要更换一次逆变器,据IHSMarkit测算,2020年全球光伏逆变器的更替需求约为8.7GW,同比增长近40%。自2013年以来,海外企业除SolarEdge、PowerElectronics的市占率有所提升外,SMA、ABB、TMEIC和施耐德的市场份额呈逐年下降趋势,2013-2018年间,分别从13.9%、7.8%、3.5%、2.6%降至7.9%、5.0%、2.6%和1.7%。中国、欧洲、美国等光伏主要市场每年新增装机量维持在较高水平,此外印度、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崛起,光伏新增装机量GW级市场增多,至2018年已达13个(2007年出现第一个),并呈持续增加之势。

阳光、SMA产品线齐全,兼有集中式和组串式逆变器业务。2012年时德国老牌逆变器企业SMA的市占率仍有22%,而随着华为进入逆变器市场,国产替代加速。

趋势二:厂商加速出海,国产替代明显逆变器头部企业地位较稳固,第二梯队竞争激烈 逆变器行业竞争主要在产品力品牌、渠道、成本控制、售后服务等方面,头部企业在这些方面均有优势。产品迭代明显快于海外,国内逆变器厂商将持续抢占海外市场份额产品迭代速度快,国内企业成本优势明显:相较于海外厂商,国内逆变器企业拥有优秀的成本降低能力,逆变器成本降低主要依赖于产品迅速迭代,不同代际产品成本降低原因主要有:1.进行了电路设计优化、2.电子元器件不断发展,功能提升,价格下降。

组串式逆变器主要应用于分布式领域,目前全球光伏进入平价时代,没有补贴的情况下,我国部分省份项目收益率已达到8%左右,中小业主投资意愿增强,分布式占比逐渐提升,组串式逆变器容量约100kw,单一组件故障不影响系统总体,可直接安装于室外,是最适合分布式的逆变器,随着组串式逆变器成本快速下降,我们认为,组串式逆变器的占比有望持续稳步上升。具体而言,要降低逆变器成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提升单机功率,则相同系统所需逆变器数量减少、电缆、施工运维成本降低;2.定制合适的磁性器件;3.使用更有性价比的功率器件,如在高功率产品中使用SiC以提升能效;4.优化电路设计,改善系统能效,例如缩短IGBT到电容之间的距离,以减少杂散电感和尖峰电压,进而延长系统寿命等。